呼和浩特的冷链物流在2025年展现出多方面的创新与发展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领域:
1. 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
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,重点补齐产销两端的冷链物流设施短板。例如,在生鲜农畜产品重点区域,合理集中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,探索发展共享式“田头小站”等移动冷库。此外,呼和浩特市还计划建设多个冷链物流园区和集配中心,如呼和浩特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、中农联国际冷链电商科技产业园等。
2.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应用
冷链物流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。例如,内蒙古明品福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建设了35万吨的多温区智慧冷库,并配套配送中心、分拨中心和分拣中心。同时,呼和浩特市还推动冷链物流企业应用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实现冷链物流的信息化、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。
3. 绿色低碳发展
呼和浩特市在冷链物流中积极推广绿色物流技术,提升物流运输装备的节能环保水平。例如,推动新能源运输装备的更新换代,减少碳排放。此外,还鼓励企业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,推动冷链物流的绿色化转型。
4. 多领域冷链物流发展
呼和浩特市针对不同品类的冷链物流需求,制定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:
- 乳品冷链物流:在奶类主产区如土左旗、和林县,升级冷链物流设施设备,完善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冷链系统。
- 肉类冷链物流:构建“定点屠宰、经营、冷链流通、冷鲜上市”的供应链体系,打造冷链物流地域。
- 果蔬冷链物流: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,减少果蔬产后损失。
- 水产品冷链物流:提升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与快速检验检测检疫能力。
5. 监管与追溯体系的完善
呼和浩特市通过“蒙冷链”食品追溯系统,加快形成全链条追溯体系,提升冷链监管效能。同时,优化检验检疫站点布局,提高冷链食品药品检验检疫能力,建立健全进口冻品集中监管制度。
6. 区域合作与国际化发展
呼和浩特市通过建设国际物流枢纽,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连接。例如,开通“天津港—呼和浩特”区港联动班列,推动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建设。此外,还计划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,打造北疆国际枢纽港。
7.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
为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,呼和浩特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,包括加大资金投入、优化营商环境、简化审批流程等。这些措施为冷链物流企业的网络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通过以上创新举措,呼和浩特市的冷链物流行业在2025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,不仅提升了区域物流水平,也为全国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。